SMG Live计划制作中文版《剧院魅影》的消息公布后,聚有戏微博底下不少人的留言都是:最适合演魅影的是费翔。

那个磁带销量上百万,1987年以《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万千少女梦中情人的费翔,在1989年大陆12个城市举办完65场演唱会后,急流勇退,暂别歌坛只身来到纽约,全副身心准备着做一名百老汇演员。

他想得很清楚。1988年,他在最红的时候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的时候就说了,“崇拜个人,我认为并没有多大意思。一个艺人的价值完全在于他的作品。作品好,值得欣赏。作品不好,就不用欣赏。”

显然,他希望自己还能超越极限做得更多,例如在履历里浓墨重彩地添上几部音乐剧作品。音乐剧演员一般不到20岁就已入行,1989年他已经二十八九了,趁年华正当时,他要赶紧逐梦。他并不沉浸在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过去里,经过一年的训练后,费翔选择了用回本名Kris Philips在百老汇从零开始。

全纽约市有七万个演员,一个音乐剧面试也许就有数千人在竞争。费翔起点也很高,出演的第一部音乐剧是著名的《西贡小姐》(他是百老汇原版卡司)。第一轮是考唱功的,唱完十六小节的歌后就“谢谢你,下一个”了。而这小小的唱段展示机会,费翔等待了一整个下午。

费翔眼中的音乐剧是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魅力持久的艺术种类。流行歌曲大多数都不能长久,但不少音乐剧却能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且,百老汇这些剧院,本身就是传奇。“我记得第一次进(《西贡小姐》演出的百老汇)剧院彩排,我非常激动。到了舞台上,我蹲下去摸了一下,因为那个舞台曾经有无数的历史性的演出产生,都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的流行文化,比如《音乐之声》或《贝隆夫人》,所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感觉。”

那时候去纽约看剧的中国人不多,他的同事们也许都不知道,《西贡小姐》里饰演美国大兵的Kris Philips在大陆是天王巨星的存在。 《西贡小姐》后是Naked Angels剧团的《烫钥匙》和百老汇音乐剧《Nick and Nora》,费翔也从配角逐渐进化成了主角。后来他成了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专场音乐会的主唱之一,和莎拉·布莱曼等人,几年间巡回全美 40 多个城市,把《剧院魅影》《日落大道》《万世巨星》等的精华唱段唱了个遍。

199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杨澜联合东方电视台做了个介绍美国的节目,叫“杨澜视线”,前五期是讲百老汇音乐剧的,嘉宾就是费翔。那时候中国还没有音乐剧的概念,musical还被杨澜翻译成歌剧,而费翔却坚持说是歌舞剧。

费翔言简意赅跟当年的观众介绍,百老汇歌舞剧就是把流行歌曲套到故事里。节目介绍了三个百老汇热演剧目,《西贡小姐》《剧院魅影》《猫》,加上个《悲惨世界》,就成了国人最熟悉的四大音乐剧了。我怀疑,四大音乐剧的概念,也许就是在杨澜和费翔这五期节目中开始的。

“杨澜视线”也许给了费翔诸多启发,他开始把工作的重心又放回到亚洲上,例如,利用自己的名气,来普及音乐剧。他首先做的,出百老汇经典歌曲的专辑。1997年,他在纽约录制了中文版《百老汇精选》,2004年则录制了中英文双语版《百老汇经典》专辑。

《百老汇精选》是费翔一手操办的,包括出面谈版权、联系交响乐队、请电影《狮子王》的录音师、跑到台湾和译配讨论歌词等,选的也是现在我们都熟悉的《歌舞线上》《剧院魅影》《变身怪医》《猫》等剧的经典唱段。(换成现在这张专辑要炸!)

从当时的环境来说,先通过经典歌曲给观众留个初步印象,是最好的办法。然后,是现场。杨澜透露,韦伯专场音乐会的成功,让费翔坚定了把整部韦伯音乐剧如故事性强的《剧院魅影》引进中国的决心。

1996年,费翔碰到了韦伯创立的真正好公司的总经理,鼓动他:“为什么不去看看中国的市场呢?”5年后的2001年,“非凡之作韦伯爵士世界音乐剧盛典”在中国引起巨大轰动,最初的策划费翔兼任起了主唱、解说,和伊莲·佩姬、林忆莲、汤尼·文森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上海大剧院唱起了经典的韦伯音乐剧曲目。

这是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剧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石问路,然后就有了2002年上海大剧院引进的首部音乐剧《悲惨世界》,和2003年的《猫》。

但故事发展到这,费翔却似乎有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去意。不知是身体原因还是其他,2006年新加坡主演音乐剧《歌厅》(Cabaret)后,费翔就再也没有音乐剧演出了。尽管金星秀和某些歌会的视频仍忠实记录了他近年来不俗的音乐剧唱功。

费翔本人承认,他追求的艺术,是希望自己的歌曲通而不俗。有什么比音乐剧更适合他的呢?他可是唱个《万世巨星》耶稣蒙难唱段就要揣摩人物性格纠缠到心灵深处的人呀。如果合适的话,真希望他能举办场音乐剧Gala演唱会,或者出演《剧院魅影》中文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